隨著全球的健康意識抬頭,各種標榜增進健康的食物、物品都能帶起一股風潮,華人世界中『食補』更是我們的特有文化,其中永遠不退流行的常青樹就是『保健食品』,根據經濟部統計處的調查,台灣的營養保健品的需求持續增加,去年2017年已達近150億,而且持續成長中,究竟這些具有『 保持和增进人们的心身健康』的食品有哪些呢?
根據官方定義,保健食品指的是:含有特定成份能調節生理機能,可發揮保健功效之”食品”,但不包含初級農產品等原料的食品,包含以下四類:
-
特殊營養食品:
因應特殊生理狀況需求之食品。例如:安素、葡勝鈉、完膳之類的產品,上面都會標示「特殊營養品」字樣。
2.機能性食品:
具有特殊生理機能的傳統一般食用形態食品。例如:運動飲料、燕麥片、優酪乳… 等。
3.膳食補充食品:
補充營養素或具有調節特殊生理機能訴求之非傳統食用形態之膠囊或錠狀食品。例如:綜合維生素、葉黃素膠囊、益生菌膠囊…等。
4.健康食品:
具有保健功效,並標示或廣告其具該功效,且須具有實質科學證據,非屬治療、矯正人類疾病之醫療效能為目的之食品,包裝上會有一個小綠人標章。
健康食品是經過國家認證的法定名詞,可以降低疾病危害風險,且經過科學實證,目前通過政府認證的功效共有以下13種
-
護肝
-
抗疲勞
-
調節血脂
-
調節血糖
-
免疫調節
-
骨質保健
-
牙齒保健
-
延緩衰老
-
促進鐵吸收
-
胃腸功能改善
-
輔助調節血壓
-
不易形成體脂肪
-
輔助調整過敏體質
沒有小綠人標章的僅能稱為保健食品,只能當作營養補充,沒有保健功效,但無論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都沒有療效,只能降低疾病危害風險,也絕對不是多多益善,相反的,依照自己的需求挑選產品,補充身體剛好的需要量,才能讓這些成份發揮最大的效用,真正迎向健康。
不過,回歸根本,還是要維持正常作息、均衡飲食,像是:
- 每天早晚都有喝牛奶嘛?
- 餐餐有吃蔬菜嘛?
- 每天有沒有吃水果?
- 主食選白米還是全穀雜糧?
- 愛吃瘦肉還肥肉?
所以,購買這些產品前, 先檢視自己的生活作息是否正常,飲食是否均衡,我真的需要補充這些嘛?不然花了錢卻達不到想要的效果,荷包還受了一大圈,那就太划不來了!
無留言